“负碳时代”生物质能堪当重任

2021-04-08 集团新闻

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今年重点任务,大力发展新能源。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重点任务八: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碳达峰

指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

碳中和

通过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抵消掉。

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用清洁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发电是碳中和的重中之重。

作为零碳能源的生物质能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期。

       零碳能源——生物质能

生物质热电燃料源自生物质,其在生长过程中有效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作为燃料或工业原材料过程中,虽然一般会再次把二氧化 碳排放到大气中,但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即所谓的“碳中性”。

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低碳、循环等基本特点,生物质热电产业作为构建农村低碳能源体系的重要途径,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推动资源循环利用、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探索潜在的温室气体负排放技术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碳中和是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

碳减排也是琦泉永恒的信仰!

在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30万吨的同时

琦泉将抢抓新机遇

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的同时

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

加大煤炭替代力度。

“负碳时代”能否提前到来

以下文章节选自《经济参考报》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   虹

全球性减排行动迫在眉睫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摄氏2度温升是气候变化危险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极限门槛。据《自然》杂志近期发表的一篇题为“全球控制摄氏2度温升所面临的挑战”的文章指出,到2050年,若想维持全球2度温升,必须要有一场全球范围的重大技术、社会、政治变革与创新,未来世界对负碳技术的渴求会变得越来越强烈,且必须充分考虑各种低碳及负碳技术从开发到应用的时间延迟。启动全球性的大规模协调一致的减排行动迫在眉睫,否则控制摄氏2度温升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从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对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预测的结果来看,2050年化石能源需求预测将近35亿吨标煤,若要实现与全球同步的2度温升控制排放,届时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应控制在40亿吨左右。显然预测的能耗与排放数据极不匹配,未来我国将不得不面临巨大的负排放压力。当然,世界其他国家也会面临这种类似情形。如果世界各国目前还不能采取积极的大规模减排行动的话,恐怕低碳以及零碳技术都将无法解决全球期待的摄氏2度温升控制问题,唯有负碳技术,负碳产业、负碳经济的出现方可为挽救全球气候带来一线希望。
全新负减排BECU技术路线
     在此,我们提出一条全新的具有全过程成本效益的负减排BECU(生物质发电联合非捕集直接矿化利用)技术路线。这条路线是由“碳吸收”、“碳减排”、“碳利用”三部分构成的一个负碳产业经济体,植树造林实现“碳吸收”、现代生物质发电实现“碳减排”,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直接矿化利用。实现“碳利用”。这个产业链是把二氧化碳作为原料,产出植物、能源、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最终实现能源输出、经济效益、负碳效应的三赢。
      这条技术路线的独特之处在于CU(非捕集直接矿化利用)部分采用了特殊的二氧化碳矿化工艺办法,即利用生物质发电厂排放的低浓度烟气直接进行二氧化碳吸收矿化利用。
      BECU技术路线的核心是把低浓度二氧化碳直接吸收矿化利用,同时联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可省去二氧化碳的捕集过程,突破了以往碳捕集过程的成本制约和能耗制约。例如利用氯化镁矿化二氧化碳联产盐酸和碳酸镁技术路线、固废磷石膏矿化二氧化碳联产硫基复合肥技术路线、利用钾长石或钙钛矿矿化二氧化碳的三条技术均是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后发现具有工业化和商业化前景的二氧化碳矿化发展路线。因此,以BECU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和开发利用天然矿石矿化二氧化碳,同时联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是切实可行的未来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利用二氧化碳的新办法。
      以25兆瓦规模的生物质发电厂的全寿命周期的能耗与排放数据为例,我们通过计算发现,如果联合非捕集直接矿化利用技术,做到消化每吨二氧化碳耗电低于800度的话,基本可以实现整个系统的负碳循环。目前,我们实验室得出的耗电指标值已达到了消化每吨二氧化碳耗电333度至788度的水平。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0531-88995811